再生障碍性贫血,简称再障,是一种较为严重的血液疾病,它主要表现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、全血细胞减少以及由此引发的贫血、出血、感染综合征,对于医护人员而言,深入了解并精心护理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至关重要。
再障的病因较为复杂,可能与化学因素、物理因素、生物因素、遗传因素等有关,长期接触某些化学毒物,如苯及其衍生物,是常见的病因之一,物理因素中的 X 射线、γ射线等辐射,也可能损害骨髓造血干细胞,生物因素如病毒感染,特别是肝炎病毒、微小病毒 B19 等,在部分患者中也被发现与发病相关。
在临床表现方面,贫血是再障患者最常见的症状,患者常感到乏力、头晕、心悸、气短等,出血倾向也较为突出,皮肤瘀点、瘀斑、鼻出血、牙龈出血等较为常见,严重时可出现内脏出血,如呕血、便血、血尿等,甚至危及生命,由于白细胞减少,患者容易发生感染,呼吸道感染最为常见,可伴有发热、咳嗽、咳痰等症状,严重感染可进一步加重病情。
对于再障患者的诊断,需要综合患者的临床表现、血常规检查、骨髓穿刺检查等多方面结果,血常规通常显示全血细胞减少,即红细胞、白细胞、血小板均低于正常范围,骨髓穿刺检查则是诊断的关键,典型表现为骨髓增生减低或重度减低,造血细胞减少,非造血细胞比例增高。
在治疗上,支持治疗是重要环节,对于贫血患者,可通过输血来改善症状,但输血也存在一定风险,如感染输血传播疾病、发生输血反应等,控制出血方面,可根据病情使用止血药物,严重出血时可能需要输注血小板,预防和控制感染更是不容忽视,要保持病房环境清洁,加强口腔、皮肤等护理,根据药敏试验合理使用抗生素,针对重型再障,免疫抑制治疗、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是重要的治疗手段,但这些治疗也有其相应的风险和注意事项。
作为护士长,我们要给予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全方位的护理关怀,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、病情变化,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,加强心理护理,患者因疾病困扰往往会产生焦虑、恐惧等情绪,我们要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,给予鼓励和支持,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,饮食护理也很关键,要为患者提供富含营养、易消化的食物,以增强机体抵抗力,要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健康宣教,让他们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、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,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。
再生障碍性贫血虽然病情复杂,但通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,以及患者自身的积极配合,许多患者能够缓解病情,提高生活质量,重新回归正常生活,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坚守岗位,为再障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。
发表评论
再生障碍性贫血:全面解析病因、症状与护理要点,确保患者得到科学有效的治疗和关怀。
添加新评论